酒店

他是唐朝走得最远的诗人,路上写一首思乡诗,成流传千古的名篇

  • 来源:个人图书馆-qiangk4kzk8us4
  • 时间:2023-08-14 17:47:28

“双袖龙钟泪不干”,便是对岑参思乡之情的具体描写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一刻听着耳边的乡音,看着漫漫的回家路,又想着家里的妻儿老小,诗人更加情难自抑。那豆大的老泪,很快就流了下来,打湿了双袖。

虽然这一句写得极其夸张,但这夸张的背后更是思乡到极致的体现。

思乡的情愫其实一直被诗人藏于心间,直到碰见旧识的那一刻,才被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。

要知道男儿有泪不轻弹,真要流泪了,不是伤心,就是伤情。

“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”

而得知旧识要东归,岑参的心不免更加激动起来。儿行千里母担忧,他迫切地想要将自己现状告知家里人,以便让他们安下心来,不用担忧。

只是这匆匆忙忙又偶然相见,一时找不到纸笔也来不及写信,于是只能托旧识带去口信,给家里报个平安,以免他们苦苦惦念。

要知道古代交通不发达,通信也十分不便,一次远行,路途艰辛,往往不知何时才能和家人团聚,所以分外珍惜和家人的通信。

要不然杜甫也不会说“家书抵万金”。

岑参在西域的日子过得好嘛,真不见得,但他却让旧识只是向家里报平安。

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心态,相信人人都经历过。

我们只身在外不管受了多少苦,不管遭了多少罪,都只向家中亲人“报平安”。

这一句对家人的惦念之情跃然纸上,很有典型意义,不愧为名篇名句。

岑参这首诗仿佛信手拈来,很平常的生活琐事,很口语化的句子,没有任何修饰,却让读者感觉到浓郁边塞气息的同时,还有着浓厚真挚的感情,让人一读难忘。

“诗能于易处见工,便觉亲切有味”,古人诚不欺我。

END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32 华西旅行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

  

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